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353章 《永乐大典》之谜

第353章 《永乐大典》之谜

从背后捅了代善一刀的人。

名字叫做瓜尔佳氏鳌拜。

鳌拜这几年真的受够了。

他又不是爱新觉罗氏的人,并且他在明军那边根本排不上号。

所以鳌拜不想再过这种东躲西藏的日子,更不想被明军炸死在这里。

在关键时刻他就果断的出手了。

接下来的事情很简单,鳌拜跟沙俄人达成一致,并且很快就挂上了白旗。

沙皇俄国于崇祯十一年,才在勒拿河东岸设立雅库茨克督军府。

就这么干脆利落地易主了。

尚可喜和袁宗第他们,看到敌人竖起白旗之后,又进行了两轮炮击。

彻底炸得敌人没有一丝斗志。

这才让敌人排着队出来投降。

随后就开始对敌人进行甄别。

凡是双手沾满血腥的敌人通通处死,剩下的普通士兵则是就地变成了苦力。

既然大明朝廷已经占领了这片土地,那自然要进行开发建设的嘛!

投降的敌人自然就是现成的劳动力了。

比如在勒拿河的西岸修建一座堡垒,东岸的雅库茨克督军府也需要扩建和加固。

这种重要的事情立刻安排下去,并且第2天就开始动工了。

鳌拜那个家伙也变成了苦力,并没有得到什么好的待遇。

尚可喜和袁宗第他们安排完这一切,立刻向朝廷汇报状况。

重点汇报了沙皇俄国的情况。

并说他们已经做好了继续开战的准备……

……

而在大明京师这边。

朝廷的几支大军四面出击。

暂时还没有具体的战报传回来。

朱慈烺继续关注着之前的案子。

“挑筋教”的人隐藏如此之深。

朱慈烺当然要对其重视起来。

大明调查统计局,锦衣卫和东厂,还有影卫都在为此事忙碌。

另外还有道门的大量高手在帮忙。

在各地查处并抓捕了大量的相关人员,经过审讯之后公开其罪行,然后公开处决。

再继续四处仔细的调查,力求把敌人全部都给清理干净。

道门的人不但进行内部自查,还对残余的一些秃贼也进行了清理。

因为这一次的事情吓到他们了

他们可不想这一次被人利用和连累。

那就只能主动积极一点……

在敌人审讯的过程之中,敌人当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嘴很硬。

有不少“挑筋教”的人竟然扛住了各种酷刑,宁死也不愿交代一句实话。

虽然也有不少敌人坦白交代了,但是并没有交代他们的核心机密。

比如他们跟海外的“挑筋教”如何联系的?

海外的“挑筋教”主要聚集在哪里,他们又有什么计划和阴谋?

这事情都没有搞清楚。

朱慈烺当然不可能放心。

这反而让朱慈烺对敌人更加重视,因为不怕死的敌人更难对付。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敌人给清理干净。

为了搞清楚敌人的秘密。

他让人把从敌人的各处据点里面,搜查出来的物品和资料全部集中起来。

然后让人进行仔细的研究。

为此还特意请来了几个西方传教士,让他们负责翻译各种资料上的文字。

那些家伙其实也是二把刀。

他们对“挑筋教”的传统文字有所涉猎,但是并不精通。

经过不断的翻译和整理之后。

虽然翻译出来的内容很多时候都是牛头不对马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但是朱慈烺却发现了一个重点。

那就是在相关的资料当中,竟然多次提到了《永乐大典》。

朱慈烺把相关的资料看了一遍,大概拼凑出了事情的真相。

明嘉靖年间(1522-1566),《永乐大典》正本在嘉靖皇帝下令重抄副本,之后正本就神秘消失了。

到了21世纪都还是下落不明。

这一事件被称为中国书籍史上最大的疑案之一。

而原本的历史上,在明朝灭亡之后。

《永乐大典》的副本也是不断遗失。

到了后世的21世纪,华夏竟然只保存了《永乐大典》的4%左右。

华夏所保留的那一部分内容,基本上都是跟诗词歌赋有关的。

另外就是还有少部分的史料。

其他的内容全部都消失不见了。

并且正本和副本的遗失,全部都是无迹可寻。

这个事情太td巧合了吧?

要知道《永乐大典》可是有着11,000多册书的旷世巨着。

就算光明正大的让人去搬,至少也要好几百人的壮劳力,才能一次性把《永乐大曲》都搬走。

可是那么多的书籍,偏偏就是被无声无息的偷走了。

大家也别扯什么阴谋论,阳谋论,这个事情用脚后跟想一想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