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通杀李元景一事,最终在双方的刻意隐瞒之下将此事妥善处理。
双方都做出了让步,当然,最大让步的还是李世民。
一位亲王被杀,连一点像样的惩罚都没有,这也让李世民接下来被许多皇亲国戚的奏折给弄得头大。
临近上元佳节,许多王公大臣全部都回到了长安城,听闻李元景被罗通擅自杀死,所有的皇亲国戚都怒不可抑。
这几天,上书请求李世民严惩罗通的奏折络绎不绝!
这一天,太极殿内,李世民正在和长孙无忌商议如何应对皇亲国戚。
诸位上,李世民一脸愁容看着眼前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长叹一声,摇头道:
“赵国公你也看到了,最近回来的王公大臣越来越多,许多皇亲国戚都上书请求朕严惩燕王,此事你如何看?”
长孙无忌闻言不禁苦笑连连:“陛下,此事确实有些难办,或许只有将荆王的罪行公之于众才能平息众人怒火。”
“不过,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是如此做,皇亲国戚那边也不会善罢甘休,一旦他们闹起来,此事便难以收场。”
皇亲国戚的权势还是很大的,何况李元景是亲王,这样的人物被杀,等于是在折辱皇家。
这对大唐皇室来说不可接受,他们必须严惩罗通,否则今后谁还会尊敬他们呢?
哪怕皇帝这次让罗通去前线,甚至让罗通自己筹齐粮草和军饷,但这对他们来说还远远不够。
李元景的死不单单只是一个亲王被杀,而是关系到皇家的颜面和尊严,他们必须让罗通为此付出代价。
长孙无忌深知这些皇亲国戚的想法,他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李世民闻言也不禁皱眉道:“此事难道不能善了?朕亲自召集他们前来解释此事都不行吗?”
为了前线,也为了接下来罗通能顺利出战吐谷浑,李世民决定自己做出让步,他亲自去做说客。
这话虽然有些无奈,但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长孙无忌对此也没办法,苦笑道:“如今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试试陛下的想法。”
可话音刚落,殿外却传来纷乱的脚步声,同时,宦官总管李德的声音也出现在李世民耳边。
“诸位王爷,陛下正在里面和赵国公商议正事,还请诸位稍候,老奴这就进去禀报。”
殿内的李世民闻言脸色一沉,知道皇亲国戚们主动找上门来了!
果然,一道冷哼声响起:“本王前来找陛下,何须你通报?”
“陛下,臣弟有事禀报!”
殿内的李世民听出声音是江夏王李道宗的,不禁眉头一皱,沉声道:“进来说话!”
外面的宦官总管李德不再阻拦,伸手打开殿门,李道宗带着一群身穿紫色和红色衣袍之人鱼贯而入!
为首之人有些消瘦,下巴蓄着山羊胡,双眼眼神锐利,虽然是有些消瘦,但却神采奕奕。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和罗通有过几面之缘的江夏王李道宗。
而后面的人全部都是皇亲国戚,不但有太子李承乾,还有吴王李恪,甚至还有鲁王李灵夔以及其他的王公贵族。
可以这样说,除了和罗通交好的几位王爷,以及魏王李泰没来之外,其他的皇亲国戚全部都来了!
李世民看到这架势,特别是看到太子李承乾也在其中,不禁脸色一沉,知道今天这件事没办法善了。
众人此刻朝李世民拱手施礼:“臣等参见陛下(父皇)!”
李世民冷眼盯着众人,冷哼一声:“这么多人来找朕,你们是想逼宫吗?”
先声夺人,占据先机!
李承乾闻言脸色一变,顿时不敢说话。
反而是一旁的江夏王李道宗正色道:“皇兄,今天我们来此是为了荆王李元景被杀一事!”
“荆王乃先帝的儿子,陛下的弟弟,是我大唐的亲王,罗通在不经过审讯的情况下便将其杀死,实在是太过了。”
“此事若是不给罗通严惩,将来我大唐皇室的颜面必定荡然无存。”
“微臣添为宗正寺宗正,定要维护我皇室尊严,还请皇兄立即下令将罗通拿下,由三司会审来定罪。”
江夏王李道宗和罗通的关系原本还算不错,特别是之前罗通打突厥的时候,双方还有过一次合作。
但李道宗是宗正寺的宗正,他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皇家的一众皇亲国戚,如今李元景被杀,他自然是要站出来维护皇室尊严。
话音刚落,太子李承乾当即附和:“父皇,江夏王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