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这里有5000万你拿去用吧,换多少股份你定。”
郭风雷也紧跟着拿出了一张银行卡递给金玉,道:
“我也入5000万,股份看着给,挂在你名下就可以。”
“行,股份等事情结束后再定,保证不让您二位吃亏。”
金玉欣然接下了两张银行卡。
这是老师和师兄对自己的信任。
金玉肯定不能让二人吃亏就是了。
27号上午,金玉同时约见了吴秀莲,方桃和万宏三人,这都是他的铁杆粉丝。
44岁的吴秀莲是方桃介绍过来的。
她是科药集团的董事长,身家190亿。
在青水市富豪榜排名第二。
自从接触了金玉之后,吴秀莲已经两次花钱来金玉这里问诊了。
第一次吴秀莲询问了流程管理方面的知识。
第二次吴秀莲询问了营销方面的知识。
连续两次问诊吴秀莲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渐渐地她也变成了金玉的铁粉。
金玉开诚布公地对三人说道:
“找各位过来是因为我手里有一个赚钱的项目要融资。”
“项目的具体信息暂时不方便透露。”
“我只能说是运输方面的,很靠谱。”
“现在的资金缺口是七个亿。”
“年回报率我可以承诺到25%,达不到全额退款。”
“最好的情况是咱们几个人就把资金的问题解决掉。”
“否则一旦消息泄露机会就没了。”
吴秀莲,方桃和万宏三位富豪都是人精。
他们一听金玉的说辞就知道他有内幕消息。
三人当中吴秀莲实力最强,她主动开口道:
“我保底出三个亿,差的我补。”
“我能出两个亿!”方桃平静地说道,她对金玉十分信任。
“那我也出两个亿!”万宏不甘人后。
对于金玉赚钱的能力他从不怀疑。
这样一来七个亿就凑够了。
吴秀莲微微一笑,她肯定是想多投点的,但是吃相不能太难看。
这就是金玉以商学院作为大本营的好处。
当他需要任何的资源时都可以快速集结到位。
这次金玉需要的是资金。
没准下次需要的就是人脉。
不管需要什么都能信手拈来。
这就是金玉作为商学院领袖的便利。
“那行,我也不跟三位老总客气。”
“今天下班之前务必让人把钱汇过来,机会稍纵即逝!”
金玉刻不容缓地说道。
“这回肯定是掏上了!”三人在心里说道。
以金玉沉稳的性格能让他着急的事情那一定是绝佳的机会。
“我走了,去安排人给你汇钱!”方桃第一个起身。
“我也走!”
“我也走!”
金玉的急迫深深刺激了三人。
他们生怕金玉抓不住这次机会。
全都选择尽快给金玉汇钱。
上亿的投资项目能有25%的年化收益。
这样的机会太难得。
由不得三人不予以重视。
下午两点,刘莹精挑细选的21位职业经理人齐聚金玉商学院的小会议室。
目前,刘莹已经将金玉商学院的人才库牢牢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无论金玉的哪门生意缺乏管理人才。
刘莹都可以快速地为其调配人力资源。
事情是人做的,人才到位了事情自然就成了。
富豪的手里握着人才库才能无往而不利。
在青水市的地盘上,手中握有高端人才库的只有金玉一人。
连首富方天耀都没有。
人才市场的那种人才库根本就没用。
双方的黏性太弱了,根本达不到刘莹这种召之即来的效果。
金玉上台讲话,道:
“这里是青水市21家出租车公司的名单。”
“它们现在全都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
“据我所知,这些公司的老板都在想方设法地甩卖公司。”
“然而根本就没人接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愿意平价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