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干净。这件事,你们有错,朕也有错。只苛责你们,是不对的。”
“所以,朕的这条律法,只适用于以后。现在咱们要说的,是律法颁布之前的普华城的事情,所以不作数。”
“吏部尚书陆风南。”
“臣在。”
“吏治,就由普华城开始。你说一下,你拟定的吏治方案。当然,陟罚臧否,可能也会涉及到部分刑部的职权,朕恕你擅权之罪。”
“是。微臣以为,在普华城存银超过十万两的官员,抄家问斩。超过十五万两,诛三族。超过二十万两,诛九族。其他官员,若愿意归还家中的余财,则由陛下安排去留。若不肯悉数上缴,也抄家问斩。”
听到陆风南的话,立刻有官员跳出来骂道:“陆风南!你这匹夫,为何心思如此歹毒?!抄家问斩,诛三族,诛九族从你的口中说出,居然这样轻易!”
陈秦看去,发现指着陆风南怒骂的是礼部尚书周昶。
陆风南道:“周大人这么着急出来,不知道到底在普华城存了多少银子?”
“这不是银子的事情!你就是借助此事排除异己!陛下,臣认为陆风南处理不公。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自己党同伐异的意图!这样的话,朝堂就变成了他们几人说了算,望陛下慎重啊!”
攻击陆风南等人结党,是周昶狗急跳墙没办法的办法了。
除此之外,他想不到其他能把水搅浑,躲过一劫的方案。
周昶站出来后,立刻有官员应声顶上:“没错,陛下!他们这些人仗着护驾有功,就是要在朝堂大开杀戒,好建立自己的党羽!”
“陛下三思啊!若是如此,我们大雍,亡矣!”
陈秦不耐烦地说道:“干什么干什么,朕还没说话呢,一个两个都急着出来骂。”
百官看向陈秦,希望他可以“主持公道”。
陈秦问道:“陆尚书,你在普华城存银多少?”
“回陛下,存了三千两。”
“左大夫?”
“回陛下,臣存了五千两。”
“赵尚书,你呢?”
“回陛下,存了一千两。”
“耿侍郎?”
“三千两。”
“刘都护?”
“一千五百两。”
“武都尉?”
“没存。”
陈秦点点头,又问道:“那么,周尚书,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