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 xx. xx
虽然没能从埃克斯的日记中获取完整的对话记录,但真要概括起他们的谈话内容,其实并不算复杂。~k?a¢n?s!h.u·h?o^u-.~c`o,m′
dr. mo——现在,我大概只能这样称呼他了。
毕竟,连查理都已经改口叫他“爷爷”,而他……已经不记得我才是他的孙子了。
也罢。
回到正题。
大致是这样的:dr. mo认为,盯上了查理等人的“他们”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不是因为不屑,而是因为心怀顾忌。
这一点与埃克斯的推论不谋而合:在查理等人之中,在他们观测不到的区域,很可能还存在着一个真正的“核心”。
因此,dr. mo不仅没有反对,反而顺势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计划。
在“他们”进行下一步行动之前,让查理他们先涉足这滩浑水,将他们伪装成诱饵,引出那个至今无人能确证的“核心”。
他们都承认,这是一个以退为进、以被动诱导主动的计划,是一场豪赌。
没错,利用查理他们引出我的计划,dr. mo不但知情,还亲自参与了制定。
不过说实话,真要细究起来,这件事其实早有蛛丝马迹可寻。?y\o,u¨p/i^n,x,s~w..,c*o?m*
就在查理十五岁生日那天,墨爸爸曾神秘兮兮地对他说,dr. mo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礼物”。
这算不算……坑孙子呢?
我一时间百感交集,却怎么也生不起气来。
毕竟,在我的记忆中,爷爷……他真的对我很好。
不仅仅是亲情上的庇护与照料,他还曾手把手地教我破解了人生中第一个密码,将小狗查理作为十岁生日礼物送给了我,带我踏入了一个从未设想过的世界。
以至于差点让我忘了,那位能够稳坐元老之位,并且能在浮空城事件中明哲保身、最终全身而退的dr. mo,又怎么可能只是个温和慈爱的老学者?
我深吸一口气,又用力地摇了摇头,试图将那些多余的情绪甩出去,不让它们干扰我接下来的判断。
不管怎样,虽然已经达成了要将查理等人卷入的共识,但考虑到他们此刻的精神状态,两位老狐狸还是决定采取相对温和、自然的方式推进这一步。
不约而同地,他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同一个目标——
唐晓翼。
自从进入浮空城附属研究所以来,唐晓翼并未再次引发类似之前沙尘暴那样的异常事件,而是度过了一段风平浪静的观察期。?j!i.n-g?w+u\x¢s-.^c′o′m/
因此,埃克斯早就借着“身体康复测试”的名义,给他和洛基安排了一次伪装的极好的适格者筛选实验。
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一人一狼都正确选中了目标物品,顺利通过测试。
整个流程走下来,周围依旧没有发生任何值得记录的“异常”发生。
这不免让埃克斯产生了动摇:那场沙尘暴,或许真的只是一个巧合?
但如果不是那场“巧合”,唐晓翼所乘坐的航班就不会迫降,他也不会牵着洛基跑到发掘中的遗迹附近乱转,更不会因此而落入浮空城的视线中。
如果不是唐晓翼这个特殊个体的出现,埃克斯就不会将一连串原本看似无关的因素串联起来,并最终建立起了“关系网效应”的理论。
而这,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是不是因为缺少了某些本该存在的变量——他人的干预、某种外部刺激,或者某些尚未被察觉的因素,才使得如今的唐晓翼未能再引发类似的异象?
遗憾的是,那场沙尘暴发生得太突然了,研究团队没有做好任何准备,也收集不到足够的数据。
因此,想要在不引起唐晓翼警觉的前提下重建类似的环境并进行验证,无异于痴人说梦。
更何况,这个世界上涉及到“命运”的事,哪怕条件真的一模一样,也未必能复刻出同样的结果。
正当埃克斯持续关注着唐晓翼,思索着还可以从哪里入手时,他注意到了一个不大、却很耐人寻味的细节。
唐晓翼虽然从未提起,也始终没有表现出主动靠近的意愿,但他其实一直都在默默关注着那群位于“关系网效应”中心的孩子们。
只不过,这份“关注”的意义,与埃克斯等人的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