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潇湘省洞庭县火车站告别这些有趣的老乡后,32人的拍摄团队扛着包和各种器材乘坐客车来到了洞庭平原农场。#?兰°?e兰D文?t学这是洞庭县规模最大的合作社农场,十几万亩相连接的优质耕地为这里的百姓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为整个洞庭县周边的城市供应了大量的粮食。
黄文农一行人是直接受宣传部指挥的,他们有一项任务就是暗访各地的发展情况,因此他们的出行也相当的低调,没有受到当地的接待。在下车的当天下午,黄文农和他的同事们就来到了洞庭平原农场,这里的百姓不仅耕种还响应文旅司的号召,依托洞庭湖优美的景色开发了农家乐等旅游住宿项目。为了获得当地百姓的真实评价,黄文农走到洞庭平原农场附近的乡村里随机找了一名老伯询问着当地的发展情况。“老伯,老伯,我是一名记者,你们这个洞庭平原农场发展怎么样?我看您是在这附近住的,有没有加入这个农业合作社啊?”黄文农有模有样的拿出个话筒询问着眼前的老伯。这老乡的名字叫魏忠良,今年60岁,是魏家村的农民,他听见黄文农是个采访的记者后也是立马精神起来,还整理了一下他的衣服,生怕给魏家村丢了脸。“记者先生,我们洞庭平原农场的发展很好,我就是合作社的一名农户,我们这里每家每户都加入到了洞庭平原农场,今年秋收我估计我家40亩地能分230块钱左右,哦,还有今年种粮食的30块钱补贴。”“算起来秋收一共能拿260块钱,这还是缴纳完各种机器设备费用的,我很是满意!”魏忠良非常自豪的给黄文农介绍着他今年的收入。“这些钱够花吗?”“傻孩子,你们年轻人在发达城市里面可能不够花,但我一个糟老头子有这些钱足够了,每天都能吃四个菜,别说我现在还有一个月15块钱的养老金,我儿子去年在苏杭地区工厂干活一个月也才60块钱左右,今年工厂效益好,一个月多干20小时能拿100块钱。”魏忠良很是满意他现在的生活,每天带带孙子遛弯啥的,好不快活。当魏忠良得知黄文农一行人想要拍摄洞庭平原农场的秋收劳作后,他热情的带领着众人来到了热火朝天的秋收现场。只见81名收割机驾驶员驾驶着重型联合收割机齐头并进的收割着地里的庄稼。“那边的女驾驶员就是我儿媳妇,她驾驶农用拖拉机和收割机很厉害,完全不输一名男驾驶员!”魏忠良骄傲的给黄文农指着一名联合收割机驾驶员,那里面坐着的妇女就是他的儿媳妇。“老伯,按道理来讲您出生在1780年,会有旧时代人的传统思维,怎么会允许自已的儿媳妇当收割机驾驶员?”“害,我也是受到新风气感染的一代人,我爹他今年92岁了,他出生在1748年,他的思想还很传统,老实不允许妇女们抛头露面的干活挣钱,但他也不得不认同帝皇提出来的——妇女能当半边天!”“老伯,我们可以给您的儿媳妇拍几张照片吗?”“是要登报纸的吗?当然可以,我觉得她就是我们大明新时代妇女的劳模,不仅孝顺,还勤劳!”“谢谢啊老伯!”黄文农带着摄影师和同事们围绕着洞庭平原农场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和录像胶卷,这些联合收割机女驾驶员也成为了洞庭平原农场的代表人物。第二天,黄文农又带着同事们赶往了潭州市,在潭州市的天心县有一座大型的火力发电站,这里的火力发电厂工人——李国忠和孟泰是登上过大明工业日报的创新劳模。他们两人曾经服役于大明陆军第4炮兵师,在军营奉献8年后回到了他们的老家天心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电厂工人。脱下灰色军装的他们穿上了代表着工人的深蓝色工装,在火电厂里继续为帝国发光发热。在转业的第三年,两人就利用在炮兵师里学到的技术改进了火力发电厂的发电系统,开创了该工厂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提升了发电效率。黄文农也想看看这两位创新劳模所在的发电厂工作环境和待遇是什么样的,工厂用什么手段提高工人们的幸福指数,怎么提高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当众人从火车站转车来到天心县国营第一发电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钟了,差不多快要到早班工人下班的时候了。在表明来意后,众人很顺利的就来到了火力发电厂内部,此时此刻的火力发电厂内正有700多名工人在工人俱乐部里面举办着联谊会。在俱乐部的舞台上,工人们尽情的表演着他们的才艺,有跳舞的,有唱歌的,也有分享工作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