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讨到济南国相的位置。
而乔琰如今所行的先定凉州后平长安之策,是和他刘备的老师卢植在行里应外合之举。若按照最标准的操作,他也应当和卢植的其他弟子一样前往凉州才对,而不是在此地讨伐袁术。即便比起公孙瓒这种试图抢占幽州的人相比,刘备已实属大汉忠臣,还有在济南国这两年中的政绩在手,但该理亏还是要理亏一下的。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们也才只刚进入豫州而已,没有苛责自己人的道理。他盘算着先将乔蕤的尸首送往梁国,再着人给乔琰送去一封告罪书,其余的等进攻袁术结束再说。接下来他要面对的乃是一场硬仗,没有这么多时间在豫州的地界上,袁术所能动用的宗族力量和联结势力的倚仗,不知要比他多出多少。他务必要足够小心谨慎才行。但这条乔蕤战败身死的消息,在乔氏内部却无疑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因刘备所进攻的沛国紧邻梁国,乔蕤身死距离他的尸体送到梁国乔氏甚至只有一日的工夫。面对堂上的尸体,聚众于此地的乔氏宗亲面面相觑。按照他们先前的想法,自乔羽身死黄巾之乱,乔玄不久病故之后,乔氏确实该当对乔琰这个乐平侯表现出几分拉拢,可更能作为他们依托的,还是乔瑁与乔蕤。这两人分别与袁绍和袁术交好,怎么看都很有借助袁氏人脉扶摇而起的态势。在汉灵帝病故,乔琰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后也就更是如此。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先有乔瑁身为东郡太守,在虎牢关下何其玩笑地被人斩杀,后有乔蕤作为袁术所用的武将,在迎接刘备进攻豫州的第一战里身死。短短两年内,被他们所看好的宗室男丁相继战殁,反而是乔琰——她何止是在并州站稳了脚跟,就连凉州也为并州铁蹄所震慑!若论当世之州牧中何人威名最盛,或许还真不是拥立刘辩登基的袁绍,而是凭靠着武力值打出一片天地的乔琰。“现在当如何?”乔氏祖宅之中的长者沉声发问。他问的显然不是乔蕤的丧葬事宜该当如何操办。在生者尚未对去路有所定论之前,乔蕤之死没那么重要。他问的是,在乔瑁和乔蕤这两人死后,他们是选择重新栽培出一个青年才俊来重新走入官场,还是直接选择投靠到并州牧的麾下?但凡乔氏的家底再厚一些,他都不必面对这样的纠结。偏偏乔玄当年虽居高位却清正不阿,丝毫没有对同宗拉拽提携的意思,而稍有本事的又属实气运不佳。他们一时之间已拿不出一个像样的人才了!投靠于后者也未必就是一条靠谱的路子。当今天下二分的局面,让虎踞凉州并州的乔琰看起来拥有极其惊人的力量,但倘若她没能将刘协从长安城中救出来,反而让自己背负上了迫压董卓进而害死刘协的名头,那等到袁绍和刘虞收拾完了公孙瓒之后,下一个叛逆会不会就是她呢?高楼崩塌也只不过是在一瞬之间而已。这么一比较反倒是兖州要太平得多。曹操凭借着在东郡累积的实力,以及现如今拥有的兖州牧正名,要想全据兖州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他有讨董之举,对如今长安的朝廷有个交代,又有邺城朝廷这边的委任,作为兖州的父母官,怎么看都不像是在短时间内,会有什么处境上的变化。此外,他和乔玄以及乔琰都有交情,哪怕是将梁国也成功划归到他的名下,改由他的人手所主政,想来也不会对乔氏做出什么损害之举。这一番商讨下我们的不容易,争取到一些人脉支持,也好让我们从族中选出可造之材后,有上升举荐的门路。”乔氏族老说到这里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便是对曹兖州不妨示好一二。杀死子葳的刘备虽是什么荡寇将军,却也是兖州牧麾下的济南国相,还得听他的指派。”有人插话道:“可也难保刘备不会真能击败袁术,进而占据豫州啊……”光靠着曹操对刘备的限制可没什么用。他话未说完就被族老给瞪了一眼。这人陡然意识到,需要结交曹操显然并不只是出于要替乔蕤出气的想法,还是因为另一点。倘若乔氏能重新选出个合适的后生子弟,也得走举孝廉的路子,按照当地长官提名的常例,这个举荐之人最好便是曹操。只不过有些潜规则的话实在不必说出吧。”两年的时间也足够让他们看看,乔琰到底能不能坐稳现在这个位置。而这个“过两年”,或许还有些别的意思。因父亲之死而朝着此地行来的姐妹两听到的便是这最后一句。她们交换了一个眼神后,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