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损毁。第二,兵器短缺。第三,兵器式样、质 量不合格。第四,借索、交换兵器,派遣他人,冒名顶替。第五,隐瞒不校者。 第六,虚报兵器者。第七,将士行贿、受贿者。第八,校验迟到者。第九,畏罪 外逃者。第十,买卖兵器者。第十一,以劣换优,以公换私,克扣下属兵器,以公充私者等。
领兵的将领将会受到严惩,至于为什么静塞军司的兵器短少,仁多保忠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兴庆府那位搞的鬼,一方面通过控制兵器的配置打击静塞军司的实力,另一方面,通过大校来打击仁多保忠。
一旦什么时候兴庆府那位认为仁多保忠在静塞军司已经没有意义了,组织一次大校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给仁多保忠扣上一个帽子并且惩罚他。按照西夏军法规定:军器短少者,处笞,杖,罚马,短、长、无期 徒刑,革职、军、官等。
现在宋军人数虽然远远不如西夏军队,但是仁多保忠很清楚,宋军来的都是精锐,不管是泾原路的马军还是种师中带的宣抚司亲兵,还有宋军的蕃兵马军,都是宋军的精锐之师。
而自己带的这三万人,除了原来静塞军司的数千精锐以外,就是仁多氏的私兵了。仁多保忠绝不会拿仁多氏的私兵去冒险的,现在宋夏对峙,根本不知道种师中要干什么,按理说仁多保忠已经表明了态度,宋军要想在北岸筑城绝不可能,宋军就应该果断后撤,但是宋军还在增兵,这让仁多保忠有些想不明白了。
种师中可以耗,仁多保忠可耗不起,故而他急切地想见到种师中,搞清楚他到底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