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两仪殿格外的阴冷,殿外寒风呼啸着,宛如狼哭鬼嚎。
而在殿内,龙椅上的李世民在颓废了近半个月之后,今日终于打起精神要处理政事了。
只不过李世民可能是觉得自己许久没有处理政事,有些事知道的并不多,所以他想先听听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的想法。
兵部尚书侯君集连忙拱手施礼:“陛下,突厥,北国和高句丽非同小可,不可等闲视之。”
“微臣认为应该派卫国公领军抵挡突厥,由鄂国公领军抵挡高居丽,由宿国公领军抵挡北国。”
“只不过宿国公性格急躁,需要有人在其身边劝说,此人微臣也想好了,折冲校尉薛仁贵最合适不过。”
卫国公是李靖,鄂国公是尉迟恭,宿国公是程咬金,这三人都是如今军中的实力派。
由这三人领军前去抵挡突厥,高居丽和北国倒也无可厚非,只是让薛仁贵也跟着程咬金一起离开,这就有些出人预料了。
就连李恪闻言也眉头一皱,没想到侯君集居然会调走薛仁贵。
要知道他身边的兵马不多,也就只有薛仁贵手中那个折冲府的兵马而已,若是被调走,他在长安城能调动的兵马几乎没有。
难道这是一个阴谋?
李恪眼睛一眯,内心警惕了起来。
这几天他一直在布局调查刺客背后的人,薛仁贵折冲府的士兵也一直在积极配合,若是少了这些人的帮忙,他接下来的计划会难以施展。
就在李恪沉思间,龙椅上的李世民却想都没想到,点头答应:“既然你们兵部有了计划,那就按照你们的计划行事,马上出兵!”
“卫国公,鄂国公,宿国公还有薛仁贵你们四人都听到了吧,接下来我大唐的边境就交给你们了。”
被点名的四人立即站出来:“臣等领命!”
“陛下,事不宜迟,还请四位立即出发!”侯君集又补充了一句。
立即出发的意思是不想让这几人参与长孙皇后的出殡了。
李世民在这件事上倒也没有犹豫,颔首答应:“边境战事瞬息万变,却是拖延不得,四位立即出发吧!”
“臣等领命!”四人拱手施礼之后便立即和侯君集下去商议具体事宜。
薛仁贵在离开之前朝李恪看了一眼,示意李恪自己保重。
此次被征调去战场,那折冲府的兵马肯定也是要一起带过去的,薛仁贵担心少了这些的保护李恪会有危险。
但李恪却对薛仁贵摇摇头,示意其不用担心。
这里毕竟是长安城,没有人敢对他这个亲王下手!
再说了,就算对方真的动手,以他的武艺也不会让对方得手。
就在李恪沉思间,龙椅上的李世民又将目光看向了礼部尚书王珪。
“王爱卿,起来说话吧,对于出使天竺国的人选,你是否有自己的看法?”
王珪站起来连忙说道:“陛下,微臣这段时间发现刑部侍郎王玄策做事沉稳,不急不躁,是最适合出使天竺国的人选。”
“只是目前王玄策正在和吴王殿下调查刺杀案,不知吴王殿下是否愿意放人?”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恪。
而李恪则是心中一动,感觉今天的事情有些奇怪。
先是薛仁贵被调走,接着又是要调走他身边的得力助手王玄策。
难道,他被人针对了,有人想要故意调开他身边的人?
想到这里,他眉头一皱,站出班列朝李世民拱手施礼:“父皇,王玄策正在和儿臣调查刺杀案,此刻让他出使天竺国怕是有些不妥吧?”
谁知这话一出,龙椅上的李世民却冷哼一声:“你还好意思说刺杀案!”
“哼,朕已经给了你这么多天,但你一点消息都没有!”
“既然刺杀案没有什么进展,那王玄策留在你刑部也没作用,不如让他出使天竺国。”
话音刚落,李恪还未说话,王珪便一脸喜色道:“多谢陛下!”
而在班列当中的王玄策则是一脸为难,有些不知所措的看向李恪,等候李恪的吩咐。
王玄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李恪的人,这个时候得要李恪点头才行,他可不能随便轻易表态。
李恪沉吟了片刻,随后脸上闪过一抹冷色。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被人针对无疑,对方的目的是想调走他身边的能人。
不管是薛仁贵还是王玄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