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洪一边喝着酒,一边想象着,各种女人的身子,越喝酒越上头。
他迷迷糊糊的回到房间,掀开被子,看到一具雪白的女人身子,在等着,他全身都潮红,一把扑了过去。
嬴无忧带着大家,向繁县进发,路上走走停停,有时带着早上看日出,有时一起钓鱼烧烤,有时跑到村庄住上几日。
成都城面向繁县,在身后的左后方三百多里是临邛县,往右一些是江原县,再往右是郫县,最后是繁县。
繁县的地势,高于成都平原很多,开发的也是最早,通到成都城的路况最好。
沿河而上,没有太多的高山阻碍,一路村庄小镇,都算是比较富裕之地,
向着繁县出发,距离大约两百多里地,经过几个月的修缮,道路有一半,已经铺上水泥,路上的人,也一身干干净净。
沿途的村庄,都很受益,修路采购大量的鸡鸭鱼肉,还有劳力,加入修路大军,一直延伸到了,繁县县城。
对于王拓长子,他是见过一面,来繁县之前,和程家一起面见。
程家早已灰飞烟灭,王家却越来越好,可能还是读过书,受过正统教育的人,比较有忠心,知敬畏。
大秦的名臣猛将,是被赵高害死的,不是去投降,换的富贵。
王行此时正在城门处,等候着蜀王的车驾,他的父亲王拓也一路随行。
看到前面出现的奔马,应该是前来报信的哨兵。
“王县令,蜀王车驾随后就到,无需等候,带人散去吧。”
王行知道蜀王的脾气,将众人遣散,他骑马追上前面哨兵,一起赶往前方,迎接蜀王。
嬴无忧正看着一份,秦燕发来的书信,上面写到,近日成都城中,粮食出现短缺的现象。
这让他非常的惊讶,王府修建了,一百多座粮库,每一座,都能存万斤以上,这是他保证军队运转的基础,也未曾向外宣传过。
这个时候,怎么也不可能出现,缺粮的现象,此时马上就可以夏收,加上各处商贾之人,大量运入粮食,缺粮怎么可能。
蜀郡本身就产粮,每年外运的粮食,就可以养活,数十万大军之需。
“夫君,王行来了,还有王拓一起。”
“有请他们过来。”
“繁县县令,王行,拜见蜀王。”
嬴无忧上下打量几眼,王行比初次见面之时,多了一些官威,看着更加沉静,像是一个饱读诗书之人,又带着些惶恐。
“不错,王家出人才了。”
“谢蜀王赞誉。”
“大儿,快跪下。”
“无需如此,王拓你也起来。”
“先坐下,本王想知道,繁县的出产,还有人口分布,农田产出几何。
以及对于今后发展,有何想法,需要本王做些什么,支持繁县。”
王行收敛激动的心情,正了正坐姿,先是朝着蜀王一拱手。
“禀报蜀王,繁县总人口有两万三千户,其中壮丁约有两万五千多人,十四到三十岁之间的男子统计。
在蜀郡下辖的五县之中,人口数最多的县,有十三万五千人,不算各族土司之人。
繁县每年缴纳的粮食,三万三千石,熏肉五百担,劳役两万人次,还有草料四万五千石。”
一边听着王行的汇报,一边估算着,税赋对农民的负担。
这样的税赋,听着很高,其实极低。
大秦一亩地是二百四步,平均亩产应该在,四到五石之间,一户才缴纳,一石多粮食,和一石多草料。
哪怕是现在的旧楚之地,大秦收的税赋也是一样,为何除了大秦曾经的本土之地,反秦的时候,都打着爆秦的旗帜。
一个是徭役距离过远。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曾经的遗留。
很多的农民,是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必需向大户租种,那么这些大户收多少田租?
还是以前的旧楚来说,他们的贵族,拥有大片的土地,租给农民耕种,王室收一成,作为国家税赋,贵族却收五成,有的到六成。
最善良的贵族,也要收到四成,那么留着到农民手里,就还剩一半,勉强能活,那些五成,六成的农民又怎么活?
旧楚一直以来,农民起义暴动,就没有停过,还有余下的几国,虽然大秦打败了王室,但是贵族拥有的土地,并未收回。
这是造成整个大秦,不得民心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