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轨六十岁时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那一年苏定方率兵灭了立国六百年的百济(后世南朝鲜),在百济建立了熊津都护府,然后就高高兴兴回国献俘领赏了。
与此同时,熊津都护府的新都督王文度却在上任路上挂了,百济见此果断反了。
当时大唐疆域太大,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导致人手严重不足,平叛无人可用的唐高宗只好乱抓壮丁,将刘仁轨给提溜了出来。
当时的刘仁轨只是个小小的给事中,还是个花甲老头,让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老头救援百济怎么看都有些病急乱投医。
谁料刘仁轨丝毫不怂,到了百济轻松解围,对着百济叛军咔咔一顿削,接着又在白江口全歼百济与倭国联军,打的倭国八百年不敢进犯。
这特么是一个握笔杆子的文官能干出的事?
这种战绩传出去估计都没人信,结果刘仁轨做到了,此战之后便受到了唐高宗的赏识一路官运亨通,短短数年便做到了大唐左相,开府仪同三司位极人臣。
“这个人我要了。”程处默将刘仁轨的卷宗夹在腋下,对着档案一通翻找,很快找到了另一位名人,刘仁愿。
刘仁轨攻伐百济救的就是这个人,这也是一位名将,他俩听名字像亲兄弟实际上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别说血脉了连民族都不同。
刘仁轨是汉语,汉章帝刘炟的后人。
刘仁愿则是匈奴族,匈奴右贤王刘豹的后人。
将两人的档案递给刘哲笑道:“就这两个了,都是你们老刘家的人,麻烦刘主事帮忙问问,若是愿意就尽快找我报道,若不愿意也不强求。”
这次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