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杨老三捡了赵天明的话,那么,赵天明就姓杨了,而且,这个杨高俊,会是他的亲大哥。
命运,还真是很神奇啊。
杨老三的一念之差,就让赵天明拥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骑上摩托,赵天明去往了杨家村。
时至下午,农家小院里,冯小芳正在灶屋里忙活着蒸包子。
这里的农村人,家里都有一口大锅,大家都比较习惯一口气蒸很多馒头或者包子,每天要吃的时候就热几个。
这一锅蒸出来,往往都足够一家人吃一周了。
冯小芳忙碌着,没时间出来招待赵天明。
赵天明就一个人进入堂屋,看到杨老三坐在那里缝着毛衣。
“杨老伯。”赵天明走过去打了声招呼。
杨老三看了过来,脸上很快就浮现出慈祥的微笑:“天明来了,赶快坐下来歇歇。”
“好。”赵天明坐在了对方身边,并看着对方手里的针织品,问道,“杨老伯,你还会做针线活啊?”
杨老三笑着说道:“随便做做,给我孙子织件毛衣,今年过冬的时候,就不用买毛衣了。”
男人会针线活的很少。
但杨老三的妻子去世的早,一直是又当爹又当妈的,慢慢也就掌握了这些生活技巧。
这家里,虽说不上揭不开锅,但也算是比较贫穷了。
换位思考一下,赵天明真想不明白,那年轻力壮的杨高俊,有什么理由不上进。
但现实就是,杨高俊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非但没有担负起这个家的责任,还整天浪费钱,为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雪上加霜。
若非冯小芳贤惠勤劳,这个家早就垮了。
“对了。”杨老三伸手指了指桌子上的葡萄,“刚给你洗好的葡萄,你吃点吧。”
赵天明为之一愣:“刚给我洗的?你知道我要来?”
说起这个,杨老三不免有些生气的说道:“我那不争气的儿子,给我打电话了,还说让我不要轻易告诉你任何你想知道的信息。”
赵天明说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