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 > 因我祧明 > 52.淮南遇灾大绝收

52.淮南遇灾大绝收

手机直接访问:m.xinwanben.com

郑鸿逵何时南下,朱由桦是不清楚的,但是朱由桦看到淮南平原上,农作物大面积的倒伏,就知道今年又要完蛋!

自从遇上荆本彻以后,先是在运河上遇到一次大规模的强风冰雹,随后在淮安城内暂时休驻时,又起大风。按照朱由桦的估计,这极有可能是刮过来一次台风,影响到了江北淮南地区,并在当地持续运动了很长一段时间。

接下来的一天多,那个雨也和不要钱一样,死命的往下掉。最夸张的时候到了什么地步,那个雨不是雨滴,而是雨幕雨帘,落在人脸上,和打在人脸上,甚至刺在人脸上一样。看雨下成这个批样子,没多久淮安城内的文武官吏就都跑了,还要带着荆本彻跑。

好官那是准备组织百姓和运军,赶紧往洪泽湖大坝上冲,随时做好大坝一旦溃坝,进行封堵的准备。之前的黄梅雨,已经使得淮水流域的水位高涨到一个可怕的程度,现在又是两天的大暴雨强对流天气,以洪泽湖那个大坝的建筑水平,没人敢打包票。

潘季驯害了淮安百万生民啊!

至于那些昏官,简单收拾一下金银细软,带着老婆孩子就往高坡上跑,一个个都备齐了官船,要是洪泽湖大坝溃决,一百万老百姓死了就死了,咱们官老爷得活着啊,不然谁过来救灾呢。而且他们聪明着呢,大败溃决后的滔天巨浪什么东西阻挡不了,一切都会被吞噬。等那波浪头过去,水流趋于平缓,他们就能乘船跑路,熟练得很。

现在暂时是雨停了,风也止了,万幸的是洪泽湖的大坝没有垮。不幸的是,自淮水以南,一路过去百余里,朱由桦入目所见的所有农作物,全部都倒伏了。

当然啦,台风直接席卷过去的那一条线,别说倒伏了,连房子都给你刮跑了,这也就不去提他了,毕竟比不上几百里大范围受灾。

而所谓的倒伏,从事过谷类粮食种植的人应该是知道这对于粮食产量的影响的,不仅仅是眼前这些水稻,像是小麦、大麦、小米等都有可能出现倒伏的情况。但是那主要是由于植物的根系发育不完全,而导致的。

现代农业对于倒伏,一般也主要是采用预防的措施避免,像是种植抗倒伏的良种,施肥使得植物的根系发达,保证不会在根基处出现折倒之类的。当然也有更加直接一点的,要是植物快成熟了,就索性不管,天气好了立刻收割拉倒。

眼前的倒伏,则是由于遭受黄梅雨季节连续的降雨,使得本地的泥土松软。随后又遭遇严重的台风侵害,风雹相加,最终形成的大范围的恐怖灾害。

倒伏的作物,想要救回来的可能性不高,如果台风盘亘几日,降雨继续,这上百里内的水稻会快速的霉烂和腐败。之后的结果就不需要多废话了,显而易见。

今年淮南江北要绝收!

已经风雨飘摇的明朝廷,肯定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处置和管理淮南地区的这一场大灾。而淮北又几乎是春耕绝灭,在最重要的春种时期,由于东虏的入侵,而无法及时耕种。至于江南就不要说了,早就开始缺粮了。

好啊!好啊!南直隶要玩完!

全省将彻底粮食断绝,陷入严重的在饥荒之中,而此时恰好又处于王朝易代的关键时刻。京师告破之时,却是南直隶地方粮荒达到顶点的那一刻。

那时候东南士绅的势力正好处于最虚弱,最不堪的节点。原本凭借他们的实力,随便拉拢几个军头,等闲十来二十万大军,就和玩一样。像是现在南下的郑鸿逵,虽然不会为了他们与江北四镇真正的赔上本钱决战,但是为他们站站台,摇旗呐喊还是没问题。老爷们一吹号,大把的军头赶过来拿银子捧场,这与他们在历史上的实力才是相匹配的状态,可事实是东南士绅被裹挟了大量北方难民的江北四镇一吓,居然就萎了,就怂了,就认命了。

他们这是心甘情愿吗?很显然是一点都不心甘情愿!

从去年开始上江水道断绝,湖广粮产区被张献忠夺取和占领,然后左良玉截断江航,抢夺粮食和财货。江南出现了粮荒的苗头之后,东南士绅犹自醉生梦死,丝毫没有对此事产生半分的惊醒。

现在南直隶内仅剩的淮南产粮区,也因为这场台风而大面积受灾。那么没有粮食的东南士绅,即使空有亿万巨款,空有千万人丁,也是卵用没有!

老百姓正在饿死,你就是纵兵大掠,也只能抢来银子,却抢不到粮食。没有粮食,再强的军队也只能土崩瓦解,何况江南本身就没有什么强大的军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